新利体育ios网页版

  首页  /  新利体育ios网页版  /  基金会简介

基金会简介

简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维系海外侨胞与中国感情的精神纽带。开展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的中国语言教育,既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也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建设更加丰富多元的世界文化。为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自倡议下,新利18体育app于2004年9月在北京成立。

新利18体育app系非营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作为公益性民间组织,基金会秉持“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旨,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广泛动员海内外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募集资金,整合资源,为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贡献。主要项目介绍如下:

一、华文师资培养和培训项目。上万所华文学校如同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火种散布在世界各地。师资的缺乏、非正规、不稳定始终是困扰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基金会急华校所急,将华文教师培训摆在工作的最重要位置。

(一)名师讲堂

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基金会与国内有实力的教育机构合作,于2006年推出“名师讲堂”远程教师培训项目。

(二)华文教育名师巡讲

2012年至2019年,每年从国内遴选优秀教师赴海外对当地华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累计派出43个团组,其中含大、中、小学教师168名赴50多个国家授课,参训华文教师近15000人。

(三)请进来教师培训

2008年至2019年,共组织76个团组,邀请海外华文教师来华参加短期培训,共有来自42个国家的近2000名教师参训。

(四)学历教育

2005年起,委托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开展海外华文教师学历教育奖学金项目,设置华文教育专业海外函授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海外兼读制硕士研究生、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华文教育专业本科奖学金四个类别。截至2019年底,资助培养获得华文教育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3274人,生源来自印尼、泰国、菲律宾等51个国家。来自印尼的唐根基是本项目支持培养的海外第一位华文教育专业博士,现在担任印尼巴淡世界大学语言文化教育学院院长、印尼高等院校中文系协会会长。

(五)海外红烛故乡行

为表彰成绩、体现关爱,新利18体育app于2008年推出“海外红烛故乡行”,邀请华校校长、校董和资深教师来华参访、交流,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继续为华文教育作贡献,并通过他们的典范作用,引导更多华裔新生代投身华文教育,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华文教师队伍建设。截至2024年,共组织41个团组,近1000人次参团。

二、华裔青少年中国文化体验项目。华文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但对海外出生的华裔青少年来说,单纯的语言学习难免枯燥。为巩固华校教学效果,展示学习成果,提升学习兴趣,进一步增进华裔青少年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感知体验,增强文化自信,基金会实施了一系列文化体验项目。

(一)新利luck18(中国)体育备用网址和短视频微课

2018年,根据《中文》《华文》和《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地理常识》《中国历史常识》等教材,制定了面向海外华文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并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华裔少年看中国专题、一城一话系列专题实景课,以“内景+外景+互动+创意体验”的全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截至2024年,共推出587个主题1666节实景课,共有46个国家600多所华文学校参与,听课人次超2800万。

(二)全球华语朗诵大赛

自2018年起,基金会每年举办全球华语朗诵大赛,展示学生的语言学习成果和精神风采,提升其学习兴趣。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超10万名华裔学生参加,通过比赛得到锻炼,收获成长。为表彰大赛优胜选手,基金会设计了朗诵专题“集结营”,通过邀请获奖者来华参观、交流,开展朗诵主题教学等,进一步扩大比赛影响,增进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2024年,第七届大赛共有50个国家的4.2万余名选手参加,1600多名进入总决赛,115名优秀选手来华参加朗诵集结营。

(三)华星小记者

“华星小记者”活动于2022年推出,截至2024年,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2个国家建立41个小记者站,共有2000余名华裔青少年成为“小记者”。通过举办线上培训、主题采访、作品展示、全球pk、集结营等,培养华裔学生以新生代的视角和社交方式讲述多元文化故事的能力。为表彰在“华星小记者”活动中的表现优异的师生,近两年,先后在四川和山西开展小记者专题“集结营”活动,邀请小记者回国参观、交流、开展新媒体采编相关主题教学,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68名华裔学生参加专题集结营。

(四)中国文化海外行

自2006年以来,基金会先后组织58个团组,向20多个国家派出300多名教师,在当地华校开展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短期教学培训。截至2024年,共有超过两万名华裔学生通过海外行活动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

(五)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文化行

自2005年以来,基金会在全国各地组织了223个营团,邀请近百个国家约2万名华裔青少年来华进行短期学习,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艺术等,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其族裔文化自信。

(六)海外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

自2009年以来,基金会通过“海外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邀请华裔大学生回国参观、考察、交流、学习,让其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韵味,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看到中国经济的腾飞,体验科技发展的魅力。截止目前活动共开展19个团组,组织近30个国家的600多名华裔大学生参与。

(七)全球华文学校网络春晚

自2019年起,基金会每年举办以“春到华夏,情满五洲”为主题的全球华文学校网络春晚,动员海外华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6届春晚共收到来自40余个国家数百所华文学校报送的1014个节目作品,内容涵盖歌曲、舞蹈、相声、朗诵、京剧、艺术体操、武术表演、器乐表演、舞台剧等。每届网络春晚选取部分优秀作品,编辑制作成约2小时的视频节目,春节期间在众多媒体平台播出。

(八)全球华裔青少年器乐展演

2022年,基金会首次举办全球华裔青少年器乐展演活动。通过器乐表演,展示当代华裔青少年的艺术风采,增进世界各地华裔青少年间的艺术交流,展现其对演奏技巧的把握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海外华教机构线上提交作品,经专家评审后公布获奖情况,并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三届共收到来自120余家海外华校的1500余件作品。

三、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好公益组织对华文教育主渠道的补充作用。

(一)建设“云上华文”华文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2022年8月,基金会“云上华文”华文教育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创新点,汇聚教学课程、教辅资料、优秀教案等,同时提供教研直播、教师培训以及活动报名、报送作品、展示等服务。

(二)推动“云上牵手·结伴同行”

2023年8月,依托“云上华文”平台推出海外华校与国内中小学“云上牵手·结伴同行”活动,推动“牵手”学校深入交流,开展合作,让海外华校有机会分享国内优质教学资源。截至2024年10月,共有177对中外学校实现“牵手”。

(三)举办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研讨会

2019年起,基金会连续5年举办“华文教育互联网教学研讨会”,邀请海外华校管理者、一线教师以及国内华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预设议题进行讨论,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探索新时代华文教育转型发展路径。

四、其他。根据海外华校需求,以及面对突发事件,基金会在相关公益领域发挥了慈善组织的独特作用。

(一)教材和教辅材料开发

为文莱中华中学编写三年级至六年级华语教材,开发了《八闽茶韵》《南少林》《中医文化与保健常识》《禅武太极拳》《禅武功夫操》《汉语语法资源库》《汉字字词资源库》《中国结艺》《中国篆刻》《中华医学》《中国武术》等教学片和资源库;2017年,与乌克兰基辅大学合作出版《汉乌词典》,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

(二)资助华裔学生

广西华侨学校和昆明华文学校是面向东南亚地区招收初高中阶段优秀华裔学生来华就读的专科学校。为支持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自2009年以来,基金会共计向两所学校提供奖助学金960.38万元,受助学生达2697人次。

设立新利18体育app耀华奖学金班。“新利18体育app耀华奖学金华文班”是由新利18体育app与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联合发起的新利网址是多少,通过全额资助的形式,每年面向全球招收20名优秀华裔初中毕业生前往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完成高中三年学业,力争通过三年的扎实教育,使优秀华裔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水平,具备进入中国一流高等学府或其他国家知名大学深造的能力。学校免收被录取者每年合计10余万元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该项目于2011年首次招生,十届近200名已毕业学生大部分被中国的知名高校录取。

(三)支持国内外涉侨学校和文化机构建设

向北京华文学院、暨南大学、云南省瑞丽市圆愿小学、广东省潮州市官塘中学、潮汕文化研究院、陈伟南文化馆以及泰国清莱府健群中学等提供建设资金支持,有效帮助学校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四)救灾和教育扶贫

在聚焦华文教育主责主业的同时,积极参与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

五、其他符合本会宗旨的项目。

基金会宗旨

新利18体育app系非营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作为公益性民间组织,基金会广泛动员海内外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募集资金,整合资源,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新利18体育app宗旨由我国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教授专门题写。欧阳中石教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欧阳中石教授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欧阳中石教授治学博涉多优,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

基金会会名题字

新利18体育app会名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专门题写。饶宗颐,字固庵,号选堂, 1917年8月9日生,广东潮州人。饶宗颐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饶宗颐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赢得世人的普遍尊重和景仰。饶宗颐先生为基金会赐题会名,充分体现了他对华文教育事业的热情关怀和对我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是对基金会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必将激励我们继续为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会会标

hw43.png

新利18体育app会标以中国传统印章作为图形元素。圆形代表基金会将广泛汇聚海内外各方资源共同发展华文教育事业;印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信用和承诺,表明基金会将以诚信为本;鲜明的红白对比烘托出篆体“华文”两字,表示基金会以弘扬中华文化和发展华文教育为宗旨,并将着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版权所有©新利18体育app    京ICP备19005412号-1

Baidu
map